首頁 >> 黨群工作 >> 綜合信息
中秋,記住跨越時空的文化鄉愁
來源: 時間:2015-09-30

秋分剛過,中秋又至。這是綿延千年的約定,也是一年一度的邀請。

傳統節日不僅是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,也承載著一個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與情感認同。亙古不變的月亮,就像一個心靈的容器,氤氳著延綿千年的情感、審美、哲思,盛滿了中國人對故土的依戀、對美好的向往、對幸福的追求。又一個中秋,不妨接受月光的邀請,來一場思接千載的對話,感受社會生活之下傳統的深沉潛流,體會這一文化符號中蘊含的精神、價值與能量。

在中華民族心靈的河流上,總映照著這一輪亙古不變的中秋月。這不僅是一個歡樂的節日,也是一種深沉的感念。月餅如環,寄托團圓之思;月朗風清,寫照人生境界。中秋佳節,深刻體現著人與自我、人與他人、人與家庭、人與社會、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。中秋的傳統之中,有著中華精神之風、中華民族之根、中華文化之魂。記得住鄉愁,舉頭望明月的思念,也是跨越時間不絕如縷的文化鄉愁。

然而,在流動時代,鄉愁卻是如此沉重。接近1/5的人口處于流動狀態,團圓正是人們最深沉的內心呼喚。一個留守兒童中秋圓夢計劃一天就收到上百份心愿,孩子渴望的不僅是月餅,還有與父母的團聚;一組農民工在工地寫寄語的照片走紅網絡,老婆,中秋好想陪你看月亮,團圓的渴望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……工作忙、離家遠、壓力大,這是現代社會無奈的伴生品,也是走出家鄉的中國人必然要處理的人生困境。而中秋提供的正是一條同頻共振的情感紐帶,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,對于故鄉、對于家庭、對于親人的樸素情感,何嘗不是陌生人社會中的一種人倫回歸?

這樣的人倫回歸,不僅僅是親情。中秋佳節的意蘊,在字,也在字。入吾室者,但有清風;對吾飲者,惟當明月,這是一種感官體驗,更是一種人生追求。中秋清清爽爽、清清白白,正可成為培育親情、培厚民風的支點。在這個天涯共此時的日子,如果利益輸送大行其道、公款送禮層出不窮,那么月光也會失去它應有的韻味,中秋更難以發揮它對現代人的心靈建設作用。就此而言,中秋國慶期間加大改作風力度,不僅是為了政治生態山清水秀,更是為了還中秋節一份純粹,讓它凈化心靈、涵養情操、哺育核心價值。

團圓的象征、心靈的港灣,情感的寄托、文化的紐帶,這是中秋于現代中國的意義所在;傳承培育優良家風,打造共同精神家園,倡導崇德向善、文明節儉的社會風尚,這是中秋在當今時代的價值所系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,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,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,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、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。傳統節日,是時光積淀的珍寶,是文化基因的表征。中秋佳節中,蘊藏家國天下的社會秩序、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,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。古樹新枝的生長,不僅保留著傳統文化的典雅韻味,更塑造著現代中國的精神世界。

明月如鏡,照見昨天,也照見今天、明天。又逢佳節,感念親人、家庭、家族,心懷家鄉、故土、祖國,讓我們一起接受月光的邀請,在賡續傳統中走向未來。

(政治部供稿)


附件:
公司地址:中國武漢市天門墩路5號 電話:86-27-85709662 傳真:86-27-85709596 郵編:430050
? Copyright 2012 WUHAN BRIDGE 版權所有 武漢橋建集團有限公司
技術支持:武漢市建設信息中心

鄂公網安備42010202000124號

迷妹漫画黄色版